山塘历史保护区申报策划
2009年底至2010年初,我公司全面参与策划了山塘街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申报工作,为苏州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出了贡献。
一、历史沿革
山塘街可以用“一条1185年的白公堤(唐代白居易开拓的山塘街)挑起2500年的苏州历史”(东头为 “阖闾大城”阊门,西头为吴中第一名胜虎丘)来形容
(一)唐朝白居易主持修筑
(二)宋代获得首次大发展
(三)明清再现空前繁荣
二、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
山塘街、河平行,保存着历史格局,沿街建筑绝大多数是晚清到民国年间的,都是一层或两层的传统建筑。住户绝大多数还是老居民,生活的方式和习俗还保持着原生态
三、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
根据《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》第十七条:“苏州古城的保护范围为外城河以内区域、山塘线、上塘线、虎丘片、留园片、和寒山寺片。”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是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历史街区,规划用地136.75公顷
(一)从水路上看,枕河人家:山塘街河逶迤平行,绵延七里
(二)从陆路上看,传统老街:沿街两侧大多数是晚清至民国年间的建筑,单门面就有石库门、栅板门、遮堂门、矮挞门、雀宿糖门等多种式样
四、保护性修复工作基木情况
2002年6月18日苏州市委、市政府郑重决策,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工程拉开序幕,市、区20个部门均递交了责任状,积极稳妥推进。
(一)总体思路
(二)工作目标
(三)修复方案
(四)组织保障
(五)大事记
(六)前后变化
五、街区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并积极参与保护和修复
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,将改善街区居民日常生活、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,取得了明显实效,受到了街区居民的广泛拥护。
(一)生活环境明显改善。
(二)文化活动更加丰富。
(三)社区治安得到巩固。
(四)综合服务日趋完善。
六、街区管理模式、管理方法
为展示山塘街区传统风貌,加强修复后的管理,成立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综合管理办公室。
七、出版书籍
山塘街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,经过广泛搜集和挖掘整理,我们已出版了十余本书籍,分别有文史、摄影、散文、诗词、故事和传说等。
八、获奖情况
2008年获"中国民族建筑事业杰出贡献奖"。
2009年“山塘街千年地标保护,金阊繁华地重焕新颜”入选苏州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30项民心工程之一。






